7月9日,番禺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仕国、王向东带队视察雨污分流工程和净水厂建设情况。区人大常委会相关委办领导,部分区人大代表,区有关职能部门、属地镇街人大领导参加。
调研组先后实地察看大龙街新水坑村、东环街龙美村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情况,以及创新城净水厂、广州南站净水厂建设和运营情况,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对番禺区近年水环境治理攻坚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调研组指出,水环境治理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形成合力,切实增强治水管水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推动治水工作取得新成效;要坚持“久久为功”,强化污水处理设施全周期管理,实现“进水监测—过程调控—出水达标”全链条管控,持续提升污水处理效率;要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优化水质分析流程,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升应急响应能力;要严守施工安全底线,紧盯关键环节,压紧压实责任,确保民生工程真正惠及人民群众;要加强公众沟通互动,通过组织公众开放日活动等方式,凝聚全社会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的共识。
据悉,根据《番禺区水环境治理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22-2024年)》,番禺区近年持续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前锋、大石、钟村等三个净水厂通过技改方式新增产能10.5万吨/日,新建桥南净水厂、中部净水厂二期(大龙)、创新城净水厂首期、广州南站地区净水厂等4座净水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2万吨/日。目前,全区污水处理能力由92.7万吨/日提升至135.2万吨/日。雨污分流工程方面,“三年攻坚”村居雨污分流任务涉及全区121个村,已完成114个,新建管网2666公里,同步实施内涝点、黑臭小微水体、合流渠箱“三同治”和垃圾分类点、污水集中排放池、立管、供排水管网同槽施工、巷道修整“五改造”,以绣花功夫实现村居环境和水环境“双改善”,打造雨污分流的番禺样板。

(区人大常委会农村农业工委、人大东环街道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