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下午,人大大龙街道工委组织人大代表到雁洲湿地公园和东怡社区开展实地调研,部分市、区人大代表,人大街道工委和街规划建设办、预联办、东怡居委等参加。
实地走访看成果,感受一河两岸新面貌。调研组先前往大龙街雁洲湿地公园,现场察看湿地公园河道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科普宣教等建设成效,详细了解该湿地公园占地面积、投入资金、后期规划建设等情况,并听取相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同时在茶东村遐朗桥附近建造下沉绿地式雨水花园,设置木栈道、园路、休闲区、儿童活动区、下沉绿地等,种植灌木,地被、种植草坪并建设配套设施。雁洲涌占地面积8.41公顷,生态湿塘面积约4.3万平方米,调蓄容积约2.69万立方米,沿富怡路北侧至遐朗桥东岸建设长850米,宽3米的透水型人行景观碧道,西岸建设长662.95米、宽4.6米的人行景观碧道。雁洲湿地公园是周边市民休闲娱乐的新“打卡”地标、番禺区海绵化改造示范项目。
代表们对公园内打造的生态环境和景色给予高度赞扬,并高度肯定了公园在建设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亮点和成效。调研组指出,雁洲湿地公园环境优美、水生态良好,是一个很好的休闲地,建议街道利用好雁洲湿地公园,整体规划,结合大龙街长远发展,进一步促进城市与湿地的共生,带动区域发展,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市、区人大代表叶珊瑚表示,要加快雁洲涌各项治水项目查漏补缺工作进度,严把施工安全关与工程质量关,持续强化截污控源与河面保洁,抓好湿地公园环境整治、绿化管养及公共服务管理工作,提档河涌沿线景观,巩固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市人大代表吴晓东建议,要继续挖掘周边村落历史人文资源,将文化元素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增加文化内涵,提高湿地公园的知名度。区人大代表陈汉杰、吴卫灵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公园的安全管理,在市民安全和便捷出行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公设施的提升和改造工作保障市民的安全和舒适体验。
聚焦停车难问题,人大代表积极献良策。随后,调研组来到东怡社区实地走访东豪路、东怡三街等路段,现场调研路边停车、随意停车问题,了解停车管理情况及整治难点,积极寻找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良方。市人大代表李方方建议,要加快明确上述道路的权属和移交标准,各有关部门要协同积极推进道路移交工作,突破壁垒,明确职责,共同管理好道路,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街人大工委主任禤红葵表示,破解“停车难”问题不仅是城市管理的重点,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各位代表们的心之所念。
2021年以来,在每年人代会期间,由代表提出的涉及“停车难”问题的建议、意见累计有10条。人大街道工委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持续为优化交通环境建言献策,并收集整理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交由政府有关部门参考和处理,全方位跟进,全过程监督,切实解决“停车难”问题。
(人大大龙街道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