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大龙街新桥村永宁路上,为修复塌陷的污水管网挖开了一道深深的“伤口”。工程结束了,管网埋好了,但这道“伤口”却迟迟没有愈合——回填后的路面与原有道路形成了明显的“台阶”,这短短的一段路成了横在村民和村企心头的“大疙瘩”。
聚焦民情,服务民生。3月中旬,市人大代表吴晓东、区人大代表周炽祺在大龙街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接待和日常走访中敏锐捕捉到这一民生痛点:“这路太难走了!这个路面高差,每次过这里都得小心翼翼,生怕翻车。”“什么时候能修好啊?我家工厂的大货车进出不方便,影响送货效率。”
闻讯而动,一“拍”到底。民心之盼,村民与村企呼声强烈,迫切希望尽快完成收尾工程,重新铺设沥青,恢复道路平整畅通。市人大代表吴晓东接到反映后,立即响应,将坑洼现场、安全隐患及村民诉求上报“人大代表随手拍”平台,并强调安全隐患的紧迫性和群众诉求的合理性,要求明确相关部门修复时限。问题交办后,吴晓东联同大龙街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持续跟进路面修复工程进展,督促相关部门落实代表建议意见,助力收尾工程早日完工。
积极推动,回应关切。在人大代表的持续推动和各方努力下,这个“急难愁盼”的问题终于驶上快车道。从问题反映到路面修复工程全面完工,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施工队彻底消除原有高差,并按村民期盼铺设了平整的沥青路面。曾经的“揪心路”彻底变了样,车辆驶过平稳安静,厂企的大货车进出也顺畅了。看着平坦通畅的新路,村民们和村企负责人都对人大代表竖起了大拇指,纷纷点赞:“路平了,心也顺了!这‘随手拍’拍得准,更跟得紧,效果好!”
“小切口”撬动“大民生”。一条路的修复,修复的是安全隐患,畅通的是生活生产,更连通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心。这平平坦坦的路面,正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最接地气的注脚。


(人大大龙街道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