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钟村街人大代表在接待群众活动中收到关于部分早期建设的老旧小区供水管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化情况日益严重,存在跑、冒、滴、漏等“水损”现象的反映,这不仅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
民生无小事,群众关心的问题就是人大关切的事情。人大钟村街道工委迅速行动,组织有关部门、部分区人大代表及相关小区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就老旧小区“水损”问题进行研讨,找症结,寻药方。
会上,相关部门对参会的人大代表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表示目前广州市及番禺区的老旧小区此类问题确实存在。番禺区在2015年出台了建设要求,此后建设的小区必须验收通过后方可接收,且已全面抄表到户;对2000年以前的商务小区进行了升级改造后,也已全部予以接收;目前针对2000年以前的非商务小区正在实施三年攻坚计划,全面推进。
代表们建议进一步重视老旧小区“水损”问题,给2000年以前的非商务小区三年攻坚计划提供资金保障,一是针对2000年至2015年间建设的部分老旧小区水损情况,根据小区规模、管网破损程度划分区域,分组、分批进行改造验收;二是在符合条件的小区争取居民的支持,使用物业维修基金进行升级改造;三是由政府有关部门查找漏水原因,漏水点,评估费用,有针对性地对相关区域进行微改造,减少“水损”。
老旧小区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比较复杂,“水损”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人大钟村街道工委将持续抓好代表联络站建设,落实代表接待群众制度,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持续跟进老旧小区“水损”难题的破解进程,为以老旧小区“水损”问题为代表的民生问题贡献人大力量。
(人大钟村街道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