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他山之玉 助推全过程人民民主进入快车道
打印页面关闭页面 发布时间:2023-09-25 15:16:56 字号:

  

  9月20日—22日,为充分发挥市人大代表在我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独特作用,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广州市人大代表番禺联组代表,赴江门、珠海等地开展学习调研,认真学习借鉴我省先进地区在发挥人大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主体作用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本次学习调研活动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艳燕带队,杨斌、周瑞章、陶立群、田长恩等20名市人大代表番禺联组代表参加。

  精心组织,确保活动“务实高效”。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将本次学习调研列入代表年度计划,并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本次活动以自愿报名的形式,组织了番禺联组部分市人大代表参与,选择江门、珠海“两市”开展人大工作有特色、出色的区,通过实地看、现场听、心里悟等方式,“读取”当地法治广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代表直播间等“人大名片”,代表们“实景式”“沉浸式”体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社会实践中的重大作用和现实意义,对各地的“人大名片”均留下了深刻印象,深刻感悟了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风采,深切体会到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的殷殷期盼,为更好地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为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进一步坚定了履职信心和方向。活动结束后,代表们纷纷撰写心得体会,表示“收获满满”“受益良多”。

  他山之玉,帮助代表“开拓视野”。代表们先后前往江门市江海区、新会区,珠海市香洲区、金湾区等“二市四区”实地学习调研,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江门市江海区人大实行代表履职内容和方式“双六项”机制,全方位、多渠道开展代表活动,收集群众意见,使代表活动更有活力、更有激情、更有成效。同时,江海区也是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基层立法联络单位+代表联络站+代表联民议事岗”的三合一联络平台的区域,在全区各代表联络站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并组织代表定期到村头榕树下、市区公园广场里听取群众意见,随时随地广泛征求立法意见。江门市新会区将人大代表纳入基层最小单元管理,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集中力量推动睦洲镇南安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家庭文明示范村等多个荣誉称号。珠海市香洲区以点带面推动人大代表“相约周二”联系群众制度、人大代表联络站“八个一”工作制度全面开花结果,打造“代表直播间”,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直播方式进一步拉近代表和选民群众的距离,为群众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代表直播间”履职新模式入选第五届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并受到赵乐际委员长的肯定。珠海市金湾区各中心联络站坚持“3+6+X”工作法则,突出学习、交流、监督功能,常态化开展“问项目”“微课堂”“深约见”“广交流”“听政事”“大述职”等6项“规定动作”和X项“自选动作”,村(居)联络站突出联系功能,并擦亮特色功能定位,成为中心联络站的有效延伸触角。

  代表建言,不断提升履职实效。通过3天行程安排满满的实地学习调研,代表们感慨良多,纷纷表示,将结合本次学习调研,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各项履职活动,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真正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田长恩、邹戈、林劲、黄筱瀛、覃红艳等代表建议学习借鉴珠海市“代表直播间”工作经验,开拓更多线上渠道,丰富代表联系人民群众、为民代言的方式,让代表履职覆盖越来越普及的网络阵地,更加“接地气”;杨斌、吴晓东、陶立群、蔡展航等代表建议充分挖潜场地资源,建设综合宣传、教育、交流于一体的展示场馆,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图文并茂形式,把人大工作“展出来”,把代表履职成果“亮出来”;周瑞章、蔡展航代表建议升级优化代表履职管理,把各级人大代表都纳入网络系统“一体化”管理,方便记录和调取各级人大代表履职数据,减少纸质资料积压和形式化痕迹,切实提升代表联络站工作效能。

  (区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